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走进利辛 > 区域划分 > 张村镇
张村镇

书记:韩涛    镇长:石军  

一、建制改革

张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夏相征淮夷,汤放桀于南巢”时,本地属豫州,是东夷集团,淮夷的领地,这里曾属姜姓许国的领地——陈夷。战国时,为楚所灭,遂为楚地。秦置郡县,属谯县辖地,汉高帝四年(前203年)设置城父县,划入城父县,三国两晋依旧制,南北地,南宁将城父县并入浚仪县而为浚仪县辖地。隋、夏置城父县,唐武德三年(620)年于鲁丘堡置文州,并置药城县。四年(621年)废州而设文成县,七年(624年)又并入城父县。宋、元依旧制,明朝洪武中废城父县入亳州上,属亳州辖地,清同治三年(1864年)拆阜阳、蒙城、宿州部分地置涡阳县,而属涡阳辖地,民国依清制,新中国成立后到1965年5月,仍属涡阳县,1965年5月以后,从阜阳、涡阳、蒙城、凤台四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利辛县,划入利辛县辖地至今。

二、区域位置及变动

张村镇位于利辛县西北部,据县城利辛约27公里,淮河支流——西淝河北岸,北接涡阳县,西与太和县隔西淝河而望,南与汝集镇以西淝河为界,东与纪王场、孙集二乡镇相邻,镇政府所在地:张村铺,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9’,北纬33°19’,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9公里,省道202线(阜涡路段)与省道308县(利太路段)在此交汇,总面积95平方公里,总耕地8.8万亩,全镇设置18个村民委员会,274个自然村,总人口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万人。现辖13个村,5个街道居委会。区域位置优越,交通很便利,几乎是处在阜阳、涡阳、利辛、太和四个县市的中心,商贸云集,市场繁荣,经济发达。

张村铺,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均为区、乡(镇)公社所在地,机构演变频繁,早在1947年11月,张村就是六地委所在地,驻地在今付郢村,同年就成立了张村区委,驻地在今张寨村,1948年3月初,机关办公迁至现张村中学院内。

1950年初,张村区辖张村、王宗、姚楼、韩寨、姚园、柳沟、任营、付营、顺河、新桥、高大营、天庙、徐寨、张新等14个乡镇。

1950年初至1952年秋,涡阳县张村区辖张村、三里湾、柳沟、任营、张寨、新桥、姚楼、七里夏、李大庄、新桥、高大营、赵王寨、刘楼等13个乡镇。

1952年的下半年至1955年底,张村区辖张村、文竹、三里湾、柳沟、任营、张寨、张后寨、七里夏、刘楼、高寨、赵王寨、高老家等12个乡镇。

1955年底至1957年3月,张村区辖张村、三里湾、洪山、高寨、文竹、店集、五里新等6个乡。

1958年8月,张村区撤消后,原有乡并为张村、店集两个大乡。

1958年10月,撤区并乡后,成立张村人民公社。

1962年1月,张村人民公社被撤销,重新设置张村区,下辖张村、柳西、赵王寨、三里湾4个公社。

1965年5月,利辛县成立,张村区划入利辛县管辖。

1969年4月,张村区撤销,成立柳西公社。

1975年4月,置区划社,汝集、柳西两个大公社,合并为张村区,下辖柳西、柳东、三里湾、朱集、汝集、四庙6个公社。

1983年7月,取消人民公社建制改成乡,生产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

1985年8月,柳东乡改名为张村镇隶属张村区。

1992年4月,撤区合并乡镇,由原来的张村镇、三里湾乡、柳西乡合并建置张村镇即现在的张村镇。

三、自然资源

张村镇可耕地面积8.8万亩,农民建房和集镇建房务必先规划后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2003年—2005年,土地复垦,对旧村庄、老窑厂进行改造,新增土地面积578亩。

境内属淮河平原区,淮北砂礓黑土平原亚区。黄土、清白土所占比例大,是张村镇土地资源的一大特点,沿西淝河约有四分之一的沙底淤土地。该土壤含有机质较低,极缺氮磷,增产潜力大,培肥后的土壤适宜大面积种植小麦、玉米、红芋、大豆、棉花、花生、冬瓜、烟叶等农作物生长。

1994年以后饲养的大牲畜主要用于外销。教门是该镇屠宰黄牛基地。2001年以来,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通过重点扶持,典型带动,以祥隆公司为龙头企业,带动群众规模养殖山羊,形成皖北山羊交易市场。2003年以来,以黄淮白山羊优质品种,打入市场,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无公害农产品。

四、风土人情

张村镇非常重视《婚姻法》的贯彻执行,使婚姻法规家喻户晓,让青年男女婚姻自由,权利平等,大量涌现民主和睦的新家庭。为废除几千年的封建土葬陋习,张村镇自1994年10月1日起,一律实行火葬,使火葬步入了正常化。移风易俗,反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提倡节俭办事,不讲排场,不比阔气。扫除社会痼疾,认真开展严禁赌博、吸毒等斗争,净化社会环境,改善社会风气。搞好思想道德、科学普及和民主法治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从培养居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入手,积极配合环卫执法人员政治脏、乱、差方面的突出问题,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文物古迹

乾溪“阴阳城”遗址。《春秋左传》记载:昭六年(公元前536年),楚令尹子荡帅师伐吴,师于豫章,而次于乾溪。今考地理,张村铺北,古城父地也,乾溪在张村南七十里,俗称乾沟。从现在地理位置考查,西淝河北岸自管台子至亳州城父南有一条大沟叫“乾溪沟”。乾溪地方属吴楚结合部,楚国为北拒宋、郑,东防强吴,常陈兵于淝河之间,于西淝河乾溪入口处筑城屯兵,宜攻宜守,实为战略要地。当地居民相沿传呼乾溪入淝口两岸叫“阴阳城”(古代讲究阴阳学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因跨河而建,其称不谬)。而周家欢村与白庙村之间,多次发现陶网坠、蚁鼻钱(楚国货币)、铜鼎、铜镜、铜剑、车马器等。在南至庄汝,西至魏楼,北至管台子,东至赵楼,跨河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过3座木桥遗址,桥墩全是柏树,每根直径70厘米。1984年11月疏溪西淝河工程中,于西淝河北岸管台子村出土具有西周晚期特征的铜鼎、铜盙。

文州故址。《新唐书·地理二》记载:“城父……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于鲁丘堡置文州,并置药城县。四年州废为文成县,七年省入城父。”民国乙丑《涡阳县志·古迹》记载:“文州故城在西南六十里……今张村铺西有废城址。”今张村铺集西地面略高处即是。

刘伶墓。民国乙丑《涡阳县志》记载:“李门集东八里有刘伶墓。”今三里湾刘土楼,旧称刘伶集,集南有刘伶庙,民国初年庙已拆除,遗有残碑。集侧有一荒冢,当地居民皆指称为刘伶墓。刘伶,西晋沛国人,竹林七贤之一。沛国,汉高祖改泗水郡置郡,东汉改为国,东晋复为郡。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淮河以北,西淝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苏沛、丰等县地。刘土楼位于西淝河东、北各11公里,当在沛国境内。

刘綎墓。位于县城西18公里,张村镇白庙村,墓冢高大,面积约300平方米。刘綎,字省吾,南昌人,明万历初都督刘显之子。随父出征,作战勇敢,以功由守备升至总兵。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与清兵大战于阿布里达岗,因此地势不熟,遭清军夹击阵亡。

付营六地委驻地。位于县城西北32公里柳西付营庄。1946年11月底,中央军委决定成立豫皖苏军区。1947年10月12日,豫皖苏军区党委根据中原局“变淮河为内河,使平汉路东西连成一片,并使豫皖苏与鄂豫皖确实相接”的指示,决定成立六分区、六地委。10月22日,在亳县立德寺召开六分区第一次会议;10月24日,分区机关活动在张村铺、高公庙一带,六地委、六分区驻于付营。1949年1月,根据中央《关于全国解放区行政管辖省县原边归界》的指示,豫皖苏六分区、六地委随之撤销。驻地原有一个院落,现仅存旧房两间。

红门寺。红门寺遗址位于张村镇后杨村后杨庄后100米处,文物所建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红门寺原属于县级保护文物,2012年,在省文物局公布的拟推荐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合并项目中,位于利辛县张村镇境内的红门寺遗址名列其中。

三、现代农业

张村镇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任务,认真实施现代农业推进工程,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转型升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因地制宜,精心选择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一是落实万亩农业示范田建设。该镇柳西村成功申请到农业部“万亩农业示范田”建设项目。通过统一种源、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新模式,加速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进程,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二是扩大农业养殖规模。通过招商引资,与吉利牧业签订了投资近8000万元的种鸡饲养项目。柳西村共拥有养殖场10余个。三是打造农民工创业园品牌。祥隆集团、利发木业、淝河牌涂料厂三家企业相继进园,为产业集约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提高农家乐水平。2012年,省旅游局正式授予淝河祥隆生态农庄“安徽省五星级农家乐基地”称号。该镇着力打造绿色田园,加大对农家乐基地的建设和投入力度,力争做大做强。五是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该镇通过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农业实用技能、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科技文化等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党员和农民的科技水平及致富本领。六是特色产业不断发展。结合环境整治,王寨麒麟西瓜、四里何生猪养殖、后杨的花卉苗圃、高寨的野鸡养殖、三里赵的中草药种植及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该镇把农家乐旅游作为一项特色产业来发展,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生态文化休闲游正成为全镇群众旅游的一大亮点,力争将柳西村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美乡村。

六、经济特色

张村镇不断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结合环境整治,如王寨的麒麟西瓜、四里何的生猪养殖、后杨的花卉苗圃、高寨的野鸡养殖、三里赵的中草药种植及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以瓜果、蔬菜生产带动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七、旅游资源

2012年,省旅游局正式授予淝河祥隆生态农庄“安徽省五星级农家乐基地”称号。该镇着力打造绿色田园,加大对农家乐基地的建设和投入力度,力争做大做强。把农家乐旅游作为一项特色产业来发展,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正式成为群众旅游的一大亮点,力争将张村镇建成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优美乡镇。

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张村镇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现代农业推进工程,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因地制宜,精心选择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一是落实万亩农业示范田建设。该镇柳西村成功申请到农业部“万亩农业示范田”建设项目。通过统一种源、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新模式,推进规模化生产进程,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二是坚持以企业加工为主,加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业园投入使用,服装加工企业20多家。四是加强集镇建设,推荐道路治理。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创建工作先进乡镇、安徽省文明创建工作先进村镇、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被列为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乡镇,荣获“第二届安徽省文明村镇”荣誉称号。五是2010年投资580万元,新建张村镇老年福利中心,入驻老人220余人,集中供养率达50%以上。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11年张村镇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小麦投保面积7.3万余亩,玉米、大豆投保面积分别为1.2万、7.1万余亩。做好五保户供养、计生奖扶、农村低保资金发放工作。新农合参合率达95%以上。六是围绕“平安张村”创建目标,认真落实社会综治责任制,完善信访调解机制,实现境内监控全覆盖。大力开展六五普法活动,不断推进依法治镇进程。七是完善农村居民低保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做好困难群众、老党员、低保户的慰问工作,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加大对棺木市场、偷埋土葬的整治力度,提倡健康文明新风尚。

九、党政办电话:0558-8032166


 

张村镇总人口统计表

 

 

 

单位

报表人口
20130831

村(居)民组名称及人口数

张村镇

88778


柳西村

5984

于庄174 前叶324 后叶223 夏庄300 马前327 马后8 周寨699 张寨536 彭庄341 后孙625 西任295 王东857 王西522 陈寨366 前孙293 南湾94

后杨村

4000

付一380 付二368 付三420 付四160 付五132 王庄434 前杨305 后杨506 柳沟东队377 柳沟西队379 林厂284 张庄255

李集居委会

5501

张小荒西330 张小荒东446 李庄245 于寨402 黄庄216 任庄318 高一队399 高二队82 高三队132 高四队197 张东队229 张西队30 林厂0 农科队65 孟一队384 孟二队66 孟三队45 孟四队20 白庄240 吕庄162 何东137 何西91 后何146 周庄299 张兰320 七一385 七二69 七三5 东杜41

淝东村

4440

张后寨530 张大庄523 大杨537 小杨117 小王94 刘小湾747 宫庄444 西杜321 张孟326 张东293 张中274 张西234

高老家村

4105

格针元341 黃东418 黃西231 一队279 二队123 三队182 四队239 黃庄183 高庄72 新庄174 五队61 纪庄166 新一队430 新二队216 新三队131 高前队148 高后队235 周庄339 高小庄137

高寨村

6605

董庄455 高楼428 东刘234 一队110 二队168 三队130 四队45 大刘92 后桥285 高寨林厂15 前桥277 高竹园124 王庄230 刘庄22 瓦东169 瓦西160 冯于620 张一458 张二18 张西32 豆庄306 高一队575 高二队304 高三队374 高四队71 高庄户407 木老家229 郭元180 林场87

四里何民族村

3547

四里河771 前孙474 后孙266 任庄294 林场152 二里何139 张庄190 李庄102 教门435 前刘洼280 后刘洼444

李门居委会

3276

夏庄476 任庄525 李门1015 三里湾1260

菜元社区

2018

南元340 东元355 西元582 北元343 桥东398

杜竹元村

4929

杜一388 杜二271 杜三136 杜四130 刘小桥326 路小桥682 孙庄181 后刘253 刘土楼482 西贾600 徐庄60 前于544 东贾399 郭庄292 夏庄185

张村居委会

3149

东一492 东二376 红一521 红三457 红四296 前李233 后李332 王庄261 陈庄181

镇南村

3758

于庄172 西任353 中任304 东任182 周庄76 樊寨949 管台388 李桥106 任西417 任中415 东一252 东二144

三里赵村

5404

赵东249 赵西219 前赵298 东赵218 新赵295 纪庄254 夏西328 夏东284 夏寨211 木庄247 韩王177 孙庄231 西高庄123 刘楼1475 濮圩305 刘宋341 高庄149

王寨村

6944

西马444 孔庄144 王寨560 后马332 大马843 早塘96 任李729 大于523 程前元324 崔庄281 小于174 平楼277 岗楼884 程老家634 肖何502 沈庄197

红光村

4246

桃元一467 桃元二317 桃元三268 孙老显一464 孙老显二125 崔庄339 小桃庄237 于老庄213 张寨1232 程瓦房398 姚庄186

永光村

4649

前于468 后于315 前万庄57 于楼605 五里孙265 李圩771 张庄172 杜庄157 七营643 张油坊218 班庄280 姚小桥367 万庄244 林厂87

柳东居委会

4324

高庄343 大任555 后任275 街北551 街南307 新东252 新西261 小街子420 张楼796 小高庄564

赵王寨村

7508

赵楼一队188 赵楼二队195 赵楼三队282 赵楼四队258 赵楼七队120 赵楼八队199 农科队74 赵小庄东200 赵小庄西133 元洼东252 元洼西70 赵一队122 赵二队117 赵三队161 赵四队135 中土楼260 赵土楼东557 赵土楼西54 陈庄174 六里赵438 董一队17 董二队434 董三队134 董四队354 董五队215 董六队258 董七队192 沈庄724 石庄292 杨庄148 梁桥386 冯庄306 王庄59

镇直

4391

教育518 站所1445 合作社2347 党政81

利辛县人民政府 主办  利辛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承办    皖ICP备05005579号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网站标识码:3416230019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0005号